
微信公眾號二維碼

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
5S咨詢公司概述:對于目前大多數企業來說,倉庫是企業的堅強的后盾,它能存放企業的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和廢料以及其他物品。由于東西種類繁多,為方便存放、尋找。倉庫進行6S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倉庫6S管理
一、目的
規范現場管理,指導各生產庫、原料庫和成品庫“6S”工作規范化開展,創造干凈、整潔、舒適、安全的工作環境,提高職工工作效率及準確性。
二、范圍
適用于物資管理處所屬倉庫區域的“6S” 管理現場。
三、6S管理含義
1、整理(SEIRI):工作現場,區別要與不要的東西,只保留有用的東西,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。
目的:騰出空間,空間活用,防止誤用,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。
2、整頓(SEITON):把要用的東西,按規定位置擺放整齊,并做好標識進行管理 。
目的:工作場所一目了然,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,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,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。
3、清掃 (SEISO) :將崗位保持在無垃圾、無灰塵、干凈整潔的狀態。
目的:穩定品質,減少工業傷害。
4、清潔 (SEIKETSU):將整理、整頓、清掃進行到底,并且制度化、規范化。
目的:創造明朗現場,維持上面3S成果。
5、素養 (SHISUKE) :對規定了的事,大家都要遵守執行。
目的:培養有好習慣、遵守規則的職工,營造團隊精神。
6、安全(SECURITY):重視職工安全教育,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觀念,防范于未然。
目的:建立起安全生產的環境,所有的工作應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。
四、6S管理目標
1、“兩齊”:庫容整齊、堆放整齊
2、“三清”:數量、質量、規格清晰
3、“三潔”:貨架、貨物、地面整潔
4、“三相符”:帳、卡、物一致
5、“四定位”:區、架、層、位,對號入座
五、倉庫6S管理區域劃分
1、倉庫根據空間劃分為生產庫、成品庫、原料庫,各組班長將所負責的區域劃歸給個人。
2、區域劃分按照同一時間在同一地點只能有一人負責的原則。
3、個人負責的區域必需有明確的界線,不允許與他人區域交叉。
4、個人對自己所負責區域的6S執行情況負全部責任,班長對本管理區的6S執行情況負全部責任。
六、6S管理小組
為了保證6S活動順利,并且不斷改進,成立6S小組,組織結構如下:
1、組長
(1)6S管理規定的制定
(2)6S管理規定的執行
(3)6S活動的推動
(4)6S的職工培訓
(5)6S檢查
(6)6S的執行評定
2、組員
(1)由各主管處長組成
(2)執行倉庫的6S管理規定
(3)對本部門的職工進行6S培訓
(4)對本部門的區域6S進行檢查
(5)每月依據檢查結果對本部門各職工的6S執行情況打分
(6)本部門中若有與6S標準不符的情況,及時給出改進措施并付諸行動
七、執行標準
1、區域與標識
1)區域劃分清晰,區域名稱、責任人明確標識。
2)貨架上的區域號碼應準確、牢固。
3)外包裝箱上的標識必須清晰、牢固,標識中的零件名稱、規格、數量必須與箱內的實物一致。
4)高庫位的托盤右下角必須貼有該庫位的庫位號。
2、整理
1)高庫位的貨物上不許存在飄掛物(纏繞膜、繃帶等)。
2)貨架上的貨物放置應遵從如下原則:
A、同一類型或同一項目的貨物集中放置
B、重量按照由重到輕的次序
C、取用頻次由多到少
3)同一種零件只有一個非整包裝。
4)破損的包裝應及時修補或者更換。
5)托盤中除存儲物品外不得有任何雜物。
6)區域內不得存放非本區域的貨物。
7)消防區域內無雜物。
3、整頓
1)各區域中貨物占用的托盤必須平行、同向碼放,不得歪斜排列。
2)碼放在托盤上的貨物,原則上不允許超出托盤,貨物碼放應整齊,不許斜放。
3)同一托盤中的同一種貨物要碼放在一起,并且確保有一箱的標識沖外。
4)一層(含)以上庫位上的木托盤朝向通道的部分,應部分超出貨架橫梁,確保木托盤均衡的壓在貨架上。
5)所有包裝不得敞口放置,已經拆開使用的包裝必須封閉(膠帶)。
6)通道中備料暫存物料的托數原則上為4托,不允許超過5托,且暫存的物料需靠通道的一頭碼放。
4、清掃
1)存儲的貨物干凈無灰塵、水漬等。
2)地面無散落的零件及廢紙、包裝、膠帶等垃圾。
3)消防器材整齊潔凈。
5、清潔
1)現場的各類工具必須定位、定人管理,并按時清潔保養。
6、素養
1)工服、工帽穿戴整齊,符合公司要求。
2)遵守《倉庫管理規定》的各項規章制度。
3)注意節電節水。
八、6S管理檢查方法
1、每周二和周五16:00,6S小組對倉庫的6S情況進行檢查,檢查表詳見附表。
2、檢查完畢后,公布檢查結果(匯總各檢查員的結果)。
3、各部門就出現的問題給出改進措施及時間。
4、各部門每天依據該檢查表對本管理區進行檢查,并記錄檢查結果。
建立生產有序、管理順暢,操作規范,士氣高昂、高質量、低成本、短交期的作業現場;
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,外觀視覺價值體現、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;
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,提升設備管理能力,維護能力,提高效率
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、循環評價、人才育成、持續改善、績效管理、文化養成體系;
提高產品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、縮短交期、增加利潤,讓管理更系統科學,執行力更強
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,以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、優化物流、改善工作環境等